航母维修陷入困境
俄罗斯海军唯一一个“门面担当”——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航母,最近又闹出大新闻了。据俄媒《消息报》爆料,国防部可能真的要放弃这艘命运多舛的“海上巨无霸”的维修计划了。
从2017年进厂大修开始,这艘航母就没消停过。先是浮船坞沉了,接着又被起重机砸穿甲板;2019年和2022年还接连着火,直接把维修工期拖成了“马拉松”。现在俄乌冲突打得正激烈,军费都投到前线去了,维修经费根本跟不上,这艘航母现在几乎是“躺平”在船厂里,卫星照片显示它好几年都没动过地方了。
航母梦碎背后的战略转变
说白了,航母梦碎的背后,其实是俄罗斯海军战略彻底变了方向。军事专家杜文龙一针见血地指出:这艘服役超过30年的老舰,实战表现实在不行。它唯一一次出海执行任务,是去叙利亚,结果几个月时间才起飞了420架次舰载机,还摔了两架,真是丢人。
而俄罗斯最新发布的《2050年前海军发展战略》也明确表态,未来重点要放在核潜艇、黑海和北极的争夺上,传统的航母编队已经彻底被“边缘化”了。就连俄海军内部的专家都说了,以后他们想搞的是无人机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,而不是像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这种又贵又难用的“老古董”。
但事情还没完,突然有俄媒放出消息说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修了7年,马上就要进行海试了。听起来好像还有点希望,但现实却更扎心——飞行员断档了!
因为航母长期没用,原来那批能开舰载机、能上舰的“王牌飞行员”早就退休了。现在北方舰队的第279和第100航空团,全是“零经验”的新兵,只能靠地面模拟器练手。更尴尬的是,训练装备都不够用:专门用来训练舰载机的苏-25UTG教练机数量极少,飞行员只好用宝贵的苏-33和米格-29K来练,这等于是在加速消耗那些早已停产的珍贵战机。
而且训练基地也让人哭笑不得——选在亚速海的叶伊斯克基地,一年中有好几个月都冰封,训练直接“停摆”。这哪是搞航母啊,简直是在玩“梦想游戏”!
所以说,光有船不行,还得有人、有装备、有训练条件。库兹涅佐夫号的“重生”,看起来还是遥不可及。
飞行员缺口对比分析
飞行员缺口到底有多严重?咱们来看看全球对比就知道了。
美国那边,几十年来砸了大把钱,摔了8000多架战机,还牺牲了5000多名飞行员,这才攒出1200个舰载飞行员。听起来是不是很夸张?但这就是现实。
中国呢,从“辽宁舰”起步,十年磨一剑,也练出了200多个精锐的舰载飞行员。虽然数量比不上美国,但人家是后发制人,起点低但进步快。
再看看俄罗斯,全国就剩30个舰载飞行员!这数字别说打仗了,连日常轮班都差点意思。
在这样的绝境下,俄媒自己都忍不住说出来了:“库兹涅佐夫号”的姐妹舰“辽宁舰”在中国手里玩得风生水起,中国不仅有教官,还有完整的训练体系,全都是现成的。俄罗斯《消息报》直接喊话:“向中国求助是明路!”这话不是空穴来风——中国早就摸透了苏系航母的“脾气”,从舰载机调度到着舰指挥流程,门儿清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有成熟的“海山鹰”教练机和陆地模拟训练系统,能短时间内帮俄军重建飞行员培训体系。
其实,普京政府早就开始铺后路了。一方面,他们扩编了5个海军陆战旅,把它们升级成师级部队,疯狂造核潜艇,巩固“核三位一体”;另一方面,疯狂发展无人机,日产量冲到了3500架,甚至把攻击型无人机“天竺葵-2”的生产线搬进了鞑靼斯坦的秘密基地。军工厂也破天荒地30年来第一次升级了五大火箭发动机厂,全力生产“锆石”高超音速导弹,专门用来对抗北约。
这些动作摆明了,俄罗斯要的是“非对称战力”,而不是烧钱搞航母这种面子工程。
俄寻求中国舰载培训合作
但黑海那边的局势让俄军也得开始算经济账了。北约现在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那边越来越频繁地部署航母,俄海军这边却连个像样的航母都没有,反介入能力直接掉了一半。与其花大价钱去修那个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这种又贵又难用的“吞金兽”,不如找中国合作,利用中国的培训资源来提升自己的舰载航空兵。
毕竟飞行员不是一天就能培养出来的,但相比造新航母来说,这招更快、更省钱。现在俄罗斯军工也在拼命往外卖S-400防空系统、T-90MS坦克这些“战场明星”,就是为了赚外汇。就连普京都亲自上阵,参加军贸会议,强调要“扩大武器出口来支撑国防研发”。
在这种现实主义的思路下,俄罗斯可能真会考虑用一些资源去换中国的舰载飞行培训技术。毕竟,当北约的F-35已经在黑海上空转悠的时候,光靠30个飞行员可撑不起整个海空防线啊。
国汇策略-正规配资官网-配资杠杆官方网站-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